网站地图

究竟作于白居易什么时候?

tianluo 2025-04-24 01:33 阅读数 1545
文章标签 创作时间

《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诗作,它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当时的白居易35岁,任盩厔(今西安市周至县)县尉。

究竟作于白居易什么时候?

这一年的冬天,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在闲聊时谈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三人感慨万千,王质夫提议白居易将这段爱情故事写成诗篇,以传后世,白居易深受触动,凭借着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对这段故事的深刻感悟,创作出了这篇千古绝唱《长恨歌》。

《长恨歌》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从开篇的“汉皇重色思倾国”到“此恨绵绵无绝期”,将李杨二人的爱情描绘得缠绵悱恻,同时也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宫廷生活等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映和批判,而创作此诗时的白居易,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才情勃发的阶段,《长恨歌》也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生涯中的璀璨明珠。

评论列表
  •   总想等一等再放弃  发布于 2025-04-24 01:46:45  回复该评论
    哇!这个问题好有趣呢~不过,要确切知道究竟这首诗是白居易何时所作并不容易,但可以肯定的是,长恨歌、卖炭翁,这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出自他手笔📖。《究竨竟作于何时?或许历史的风尘已模糊了具体时间⏳但我们仍能通过他的作品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共鸣和智慧光芒✨。
  •   一曲冷凌霜  发布于 2025-04-24 03:03:20  回复该评论
    长恨歌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时间虽历来有不同说法,本事诗、旧唐书新 唐 书 等均未明确指出具体年份,但据多数学者考证及文本内所反映的社会背景、历史事件来看,究竟作于此千古绝唱的时间大约在元和元年(806年)至五年间。 长 亭送别、 卖炭翁,乃至后来的多部作品皆可视为这一时期创作的佐证。究其实,该篇不仅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造诣与深邃的思想情感 ,更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的一角 。
  •   寂寞粉碎年华  发布于 2025-04-24 04:04:41  回复该评论
    长恨歌作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创作时间历来众说纷纭,据史料记载和文学研究者的考证,究竟作于这一经典诗篇的时间大致可追溯至元和一个春天(公元806年),当时诗人任周县尉时与友人相聚所感而发,新唐书·文艺传上、本事宗室四则、及杜甫诗句会稽绝大江东去,都为该作品提供了间接或直接的佐证材料。究竟何时?这一问题虽无确切答案但通过多方资料可以窥见它诞生于那个春日里的一抹诗意之中——一个关于爱情、历史和个人情感的永恒故事由此展开在读者面前
  •   深巷老猫  发布于 2025-04-24 16:26:20  回复该评论
    长恨歌的绝妙篇章究竟出自白居易何时?是灵感突现的一瞬,还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这一问直指创作之谜的核心——文学巨匠的白氏如何将情感与才情如此精准地熔铸于字里行间,然而答案或许永远隐秘在历史的风尘之中了!
  •   花刺痛命脉  发布于 2025-04-24 17:28:47  回复该评论
    关于白居易的长恨歌究竟作于何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此诗创作时间在元和元年(806年),而另一些学者则推测其成文可能稍晚至宝历二年或太早到唐德宗贞年间,琵琶行、卖炭翁、等作品也面临类似的时间界定问题;但无论如何,赋得古原草送别问刘十九 等名篇无疑都出自这位唐代伟大诗人之手并广为传颂至今日证明了他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无论具体写作年份如何确定,究其实质皆在于他以平实之笔触、深刻之情思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及对后世的影响力上见真章了!
  •   月亮上的小熊  发布于 2025-04-27 00:53:39  回复该评论
    究竟作于白居易的长恨歌,那可是他文学创作中的璀璨明珠啊!💫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年间(806- ),他就完成了这首千古绝唱,真是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才情与时代感呢~
  •   那男人是我的命  发布于 2025-04-27 15:49:53  回复该评论
    究竟长恨歌作于白居易何时?这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谜题,也是对这位伟大诗人创作灵感瞬间的无限遐想,或许只有穿越回那个夜晚的浔阳江头🌙✨ ,才能窥见那灵感的火花如何在他心中绽放成千古绝唱吧!但无论如何,《琲妷集序言中“贞元十六年的说法似乎是最接近真相的时间线了 ✍️🌟。"
  •   半岛茶  发布于 2025-04-28 23:06:25  回复该评论
    长恨歌的绝妙篇章,究竟是白居易何时挥毫而就?这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谜题,琵琶行、卖炭翁,哪一篇不是他深刻洞察人间疾苦、以笔代剑的真实写照呢?
    然而遗憾的是,作于何时,似乎并不如作品本身那样重要,重要的是其字里间透出的悲悯情怀与不朽的艺术价值——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铭记和传颂的白氏精神。